工信部推动节水装备发展,未来或成新蓝海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发文推动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不仅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也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水利部联合印发了《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推动以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巩固提升节水装备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也将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7年,重点节水装备预计会取得突破,节水装备标准体系将更加健全,并培育出一批节水装备龙头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了2030年,构建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节水装备体系,将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节水装备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深入实施工业水效提升行动,完善工业节水政策标准体系,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装备,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里,以工业用水总量“零增长”支撑了年均5.7%的工业经济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期下降5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节水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仍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工业用水量在2024年达到了97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量的16%。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这些挑战,《实施方案》重点关注生产工艺流程中耗水量大的通用设备,围绕推动供水、用水、回用装备发展和数智化转型提出四项重点任务。通过攻关关键零部件、材料和工艺等,构建涵盖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的节水装备产业链,实现全流程、多场景的节水。
在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方面,方案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标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支持重点行业用水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也将推动节水装备的创新研发和迭代升级。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采用先进节水技术装备,实施升级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不仅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同时,引导有关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将加快推动节水装备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实施方案》的出台是推动节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国节水装备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随着这一蓝海市场的不断开拓,未来或将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