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中国外贸逆势而为的“秘密武器”:创新与开放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16:43(上海时间)
点赞 0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三个首次’,其背后是创新活力与开放魄力的写照。通过海运新增航线、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突破,以及制度创新的推动,中国外贸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近期,我国外贸交出亮眼答卷,实现‘三个首次’——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首次突破60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元。这些成就背后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一方面,我国主要港口新增超72条航线,新增超19个目的港和挂靠港,为外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开辟以及中老泰货运班列的常态化开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增速较全国整体高了4.4个百分点。更多来自民营企业的高科技属性产品加速出海,以不断的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制度创新是外贸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到优化口岸开放布局,今年以来,多项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在江苏连云港,曾令人避之不及的‘餐饮废油’经过工艺蝶变,化作飞机的生物航油。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向‘净零排放’转型的背景下,生物航油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拓展出口新空间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总之,我国外贸逆势而上的背后,是创新活力与开放魄力的集中体现。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将继续保持外贸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