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蟹卡”诈骗:专家揭秘三大套路,教您如何远离陷阱

近期,多地民众收到匿名快递中的“蟹卡”,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提示,这类诈骗通常通过精心设计的卡片和虚假信息来实施,公众需要保持警惕,了解相关防范措施。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不少人收到了疑似诈骗的“蟹卡”。这些卡片看起来非常正规,印有知名品牌和防伪标签,但实际上却是骗子的陷阱。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反诈骗和新型犯罪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诈骗的特点是制作精美,增加了迷惑性。
记者调查发现,用来诈骗的蟹卡几乎都发自苏州地区。林先生收到的蟹卡就是一个例子,快递面单显示来自苏州常熟市,卡片上印有“阳澄湖”等字样,看起来非常逼真。但是,当他将这张卡片发到小红书之后,却引来了多地网友的跟帖,他们也收到了同样的蟹卡。对比后才发现,这些蟹卡长得一模一样,都是来自苏州地区。
警方介绍,这类诈骗通常通过三大套路来实施:先是链接到在线客服对话框,领取小红包等“甜头”,再步步引导做任务,诱导大额充值,直到受害人发现再也提现不了“奖励”;下载“专属APP”、参加“满赠活动”等,最终目的都是获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更为凶险的是,有些蟹卡二维码根本就是木马程序,可以自动拦截银行短信验证码。
那么,这类诈骗是如何实施的呢?警方提示,当前这类骗局呈现三大新套路:一是提前造势搭建假官网,甚至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为钓鱼网站引流;二是通过黑灰产渠道获取个人信息,针对性寄送蟹卡,不熟悉网购规则的老年人群体成为围猎目标;三是编造某些知名商家、购物平台“答谢老客户”的“局中局”,诱你扫码。
总之,要远离蟹卡诈骗,需牢记三招:陌生快递不收;可疑二维码不扫;搞不清情况就报警,让反诈民警帮您甄别。同时,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参加抽奖活动、登录注册网站、随意丢弃快递面单等过程中,要注意隐私授权条款。
最后,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凡是客服要求做任务提货或支付其他费用时,就要小心可能是假蟹卡。市面上的正规蟹卡在提货时,通常直接预约即可,无需另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