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约评论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但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发明新型加班机器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18日 23:37(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但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发明新型加班机器

近日,中国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但据悉,他们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开发能让员工超长时间工作不感到疲劳的技术上。

根据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被用于研究如何让员工在不增加工资的情况下加班更久。这种趋势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而另一些人则担心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

一位匿名的科技企业高管透露,目前正在研发的一项新技术,可以让员工连续工作48小时而不感到疲劳。这种技术被称为“超级加班模式”,它通过特定的音乐、灯光和气味组合来刺激大脑,使得人能够长时间保持清醒和专注。据悉,这项技术已经在多家上市公司的研发部门中进行了测试,初步结果显示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意外副作用,如睡眠质量下降和家庭关系紧张。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将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他强调,“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这些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让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引擎,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利润。”

对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方向,民众反应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企业应有的责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有人担心过度加班会对员工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专家指出,尽管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要更加关注研发投入的伦理性和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新技术真正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而不是仅仅满足企业短期利益。

相关标签

财经科技社会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