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中国“新职伤”保障试点扩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兜底保障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3日 15:09(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国“新职伤”保障试点扩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兜底保障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新职伤”保障试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业伤害保障。这个试点不仅覆盖了主要新就业群体所在省份及主要行业,还包括了基本保障如医疗待遇、伤残待遇等,保障水平比商业保险更高。

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像张同武一样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有了兜底保障。据悉,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于2022年7月1日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启动,涵盖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截至2025年6月,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1234.57万人。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通知》,决定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具体看上述“扩围”,2025年7月1日起,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2026年,计划将试点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并将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三个行业的平台企业总体纳入;2027年,探索将其他行业的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由平台单方面缴费,劳动者和平台之间并不需要建立劳动关系,就可获得工伤保险。同时,试点范围也覆盖了主要新就业群体所在省份及主要行业和主要平台。试点中包含了像医疗待遇、伤残待遇、工亡待遇等一些基本保障。“从试点的实际效果来看,保障水平还是比商业保险要更高的。”

在新就业形态领域,职业伤害保障不仅是劳动者的权益,也是平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某货运平台市场负责人王宫说,在试点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职业伤害保险的推出,确实帮助到受到职业伤害的司机师傅,货车司机是抗风险相对较低的群体,职业伤害保险为他们提供了兜底保障,帮助他们更好康复,并且回归社会参与工作。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