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场景"经济:如何用科技引领未来?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1日 07:46(上海时间)
点赞 0
 "场景"经济:如何用科技引领未来?

中国政府推出《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场景”培育开放,推动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专家解读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中央企业主动开放场景资源。

近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被认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琛伟表示,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之后,首个纳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的一个重磅文件。

伴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场景”越来越成为深化市场准入、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王琛伟强调,二十届四中全会中有五处提到“场景”这个词,把“场景”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那么,什么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王琛伟解释说,高价值首先它有用,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转化成为现实的一些产业化的应用,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其次,它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特点。最后,它能够通过场景培育开放,形成一些规律性的发展新模式、新的体制机制等。

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如何分工?王琛伟表示,应该说场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有融合性,是不同领域的新技术,都共同融合到一个新的场景中来,所以涉及各领域、各区域、各部门不同的主体进行协同推动。文件中特别强调要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让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特殊的优势来进行场景创新,产生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但是,让中央企业主动开放场景资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志起认为,要让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需要搞一种阳光下的准入机制,也就是场景资源要让民营企业能够看得见,能够摸得着。这就要对外公开去发布场景清单,还有申请的流程,让广大的企业确实有机会能够参与进去。

此外,李志起强调,场景一定要有市场化的机制,能够让民营企业参与后有收益,民营企业最害怕的就是只让干活、不让挣钱。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回报模式,民营企业是不敢进入场景创新的工作当中的。

最后,李志起指出,只有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民营企业才能放心大胆地进去和国企、央企,一起去共舞。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是新产品、新业态,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一定有失败的风险,谁也不能打包票,每一种技术它就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风险的,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审慎兼容就是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可能失败的风险,甚至要做好为失败而买单的准备。

相关标签

科技时政财经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