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老街“火起来”:探索非遗与商业的和谐之道

江苏省江阴市忠义老街成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旅游景点。
近期,江苏省江阴市忠义老街开街典礼上,一场特殊的快闪演出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表演,更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的创意尝试。据悉,江阴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在老街上奉献了一场没有固定舞台的快闪演出,包括锡剧《前园会》和越剧《十八相送》等经典片段在老街的凉亭里和拐角处上演。演员穿梭在巷弄间,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
忠义老街作为江阴城内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去年,忠义街改造提升项目启动,不仅修缮了原有的建筑,还新建了仿古建筑。在保持街巷肌理的同时,增加了旅游观光、民俗娱乐等新业态,如今245米的忠义街主街成为了江阴的文化新地标。江阴人爱听戏,丰富多样的戏曲演出成为忠义老街的一大特色。
将传统戏曲引入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能够让更多年轻观众亲近非遗项目,也能通过与观众的零距离互动,帮助新生代锡剧、评弹演员积累演出经验。同时,老街上的江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堪称一座非遗“大观园”,马蹄酥、黑杜酒等100多种项目在馆内集中展示、体验和售卖,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
非遗馆活化利用了一座四进江南古宅,打造了四大区域,让游客不仅能观赏非遗,还能亲手体验,将非遗“带回家”。体验区内,市级非遗项目缠花艺术传承人张婷指导小游客体验缠花制作技艺。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使忠义老街成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热门景区里开设非遗展览馆,不仅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打造了一个看得见、能体验、可带走的文化消费场景,有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推广。忠义老街开街期间,还举办了“南门记忆”老照片展、非遗火壶、火刀展演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文化景区感受非遗的活态魅力,进一步丰富了江阴的文化旅游内容。
这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不仅为忠义老街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整个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消费场景,实现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这不仅是对江阴文化的一个创新,更是为整个国家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