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约评论

全国技能大赛升级:如何从赛场走向市场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3日 09:39(上海时间)
点赞 0
全国技能大赛升级:如何从赛场走向市场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赛项占比首次超过50%。专家解读表明,赛场不仅是展示技能的舞台,更是促进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但如何让技能人才从赛场走向市场仍然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北京举行。作为“技能国赛”,本届比赛吸引了3420名参赛选手,涵盖106个竞赛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赛项中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占比首次超过50%,这不仅反映了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意味着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在本次比赛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指出,从第一届国赛到第三届国赛的项目都在动态调整,围绕着服务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数“智”中国这些重大的国家战略来进行调整。吴礼舵表示,要适应产业的变化,这几年企业的岗位在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现在这些产业岗位缺工也比较多,技能人才培养要通过竞赛来引导大部分人投身到这些产业当中。

同时,老将参赛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也是本届比赛的一个亮点。吴礼舵认为,这次提高了职工参与技能竞赛的比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高竞赛的竞争性、实效性,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生态,以及扩大赛事的影响力。通过这些调整,希望能使来自企业的职工和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展示技能,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学习。

然而,如何让技能人才从赛场走向市场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陈晓明指出,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政府主管部门要在布局产业中长期规划中把技能人才摆进去;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关键要素上要紧密对接产业技术进步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关键工段和设备;最后,需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促进产教协同发展。

此外,如何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陈晓明表示,教师队伍学历、学位不断提升,但是企业认知、工程实践和科技服务能力相对偏弱。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需要把已有的教师实践政策和制度落到位,并改革和创新教师选用机制和标准。

最后,吸引年轻人投入到技能人才培养队伍中是保证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陈晓明认为,在激励技能人才发展、发挥技能人才作用方面,许多地方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比如休假制度、进修制度、子女上学等,这些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综上所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契机。通过对赛场和市场的双向关注,我们希望能为技能人才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真正从赛场走向市场,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标签

教育社会科技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