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再获突破:实现规模化开发的新里程碑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日 15:38(上海时间)
点赞 0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再获突破:实现规模化开发的新里程碑

近期,我国在海上稠油热采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累计产量已超500万吨。作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我国的这一成果对增强石油生产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各石油生产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难以开采的稠油。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尤其是在海上需注热开发的高黏稠油探明储量超过6亿吨。然而,海上稠油的开采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其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创新性的“少井高产”热采开发理论,这一理论通过减少钻井数量而提高单井生产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和环境影响。

海上稠油热采的主要原理是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加热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然而,同陆地油田相比,海上平台作业空间小、成本高,这对技术装备和经济效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仁锋表示,“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我们的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提高稠油采收率。”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渤海海域建成多个主力热采油田,包括南堡35—2、旅大21—2、锦州23—2等。今年的稠油热采产量有望提升至200万吨,这不仅是对我国石油生产的贡献,也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稠油规模化开发方面取得了新的里程碑。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能源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石油开采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全球石油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样本。随着世界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比约70%,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对各石油生产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因此,我国在海上稠油热采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是自己的一大步,也有可能为全球能源格局带来新的影响力。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