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政府推出新计划:让司法救助变得更加"有效"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7日 17:43(上海时间)
点赞 0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大对农村地区因案致困当事人救助帮扶力度的计划,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计划看似完善,但其背后的逻辑和执行效果却值得我们深思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一批关于司法救助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救助对象的精准聚焦、救助协作的紧密高效以及救助方式的多元综合等特点。据介绍,这些典型案例主要涉及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妇女等特殊群体。

在救助协作方面,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司法救助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和协作帮扶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同时,在救助方式方面,检察机关除了发放司法救助金外,还结合被救助人的实际困难,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了多元化的综合救助工作,如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和法律援助等。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实现从"输血式"救助到"造血式"救助的转变。

根据统计,从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级检察机关共救助了农村地区因案致困当事人9.5万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8亿元,有效防止了一批农村地区当事人因案返贫致贫。这些数字看似令人欣慰,但也引发了我们对司法救助制度的思考:为什么需要如此大规模的救助?其背后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输血式"的临时救助?

下一步,两部门将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因案致困当事人的救助帮扶力度,积极推动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政策,用好用足各项救助帮扶措施。然而,我们也需要思考:这是否只是权宜之计?长期而言,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司法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地区因案致困当事人的问题?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