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特约评论

揭秘中国家庭暴力案件背后的法律盲区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4日 03:35(上海时间)
点赞 0
揭秘中国家庭暴力案件背后的法律盲区

尽管《反家庭暴力法》实施近十年,但受害者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仍面临重重困难,区域差异巨大。专家呼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和细致的操作指引,推动法律落地生效

最近,一起备受关注的家庭暴力案件在成都二审宣判,施暴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然而,在受害者获得正义的背后,却隐藏着对反家暴制度的疑问:为什么人身安全保护令在现实中会因为种种障碍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的法律体系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基层法院举证门槛高、审查周期长、申请材料复杂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对人身安全保护令有认识偏差,发放十分谨慎。

数据显示,去年各地法院发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数量虽然增长,但相比每年的家暴案件数量,这个数字仍然较为微不足道。有的基层法院一年才签发两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样的受害者因为在不同的地区申请法律帮助时,得到的回应可能截然不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呼吁继续加强基层法官对相关条文的理解掌握,进一步提高签发数,同时需要更加完善细致的操作指引。尤其是对于一线执法的公安民警来说,如何接警、如何下发告诫书、如何固定证据、如何与法院联动等环节都需要更加明确。

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细化法律体系和配套措施,我们才能真正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及时的法律救助,消除地区差异,让受害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同等的保护和援助。

相关标签

法律社会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