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假落地:让孩子拥有更多成长机会

近年来,中小学的春秋假制度逐渐被实施,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担忧。专家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地方和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春秋假,并提供配套措施,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休闲和学习体验。
春秋假的实施,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和社会实践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长的日程安排、学生的安全保障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浙江杭州是全国最早实施春秋假制度的城市之一。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杭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春秋假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表示:“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春秋假,並且提供托管服务,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然而,中小学“春秋假”并没有在全国普遍落地实施。推行过程中,也有家长担心“假期多了,孩子学习会不会掉队”;也有人担心“插入春秋假,教学节奏会不会被打乱”。专家建议,对于“春秋假”的实施,应该根据不同地方和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方协同配合,切实让春秋假期发挥作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放春秋假相对于过去我们放假方式,它是一种新的调整,新的调整就会带来家长的日程安排、放假以后学生到哪去的问题。”
尽管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成长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不具备,可能放了假以后,学生成天也是待在家里打游戏,效果不好。对于实施春秋假,一些家长也存在着:不上课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孩子放假就等于“放羊”等顾虑。专家指出,春秋假的实行,更考虑的是学生健全发展,在感知、体验社会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探究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对于孩子来说,假期是换一种方式学习,换一种方式去体验,需要有自己直接的感受体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渠道。”
专家建议,推行春秋假也需要多方协同,还应落实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家校社应共同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假期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