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出没」事件频发背后的隐忧:专家揭露人口减少、气候变化和政策失误的复杂因素
近期,日本各地频繁发生熊袭击人事件,致死人数创历史新高。分析认为,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人口减少、气候变化、弃耕土地增加和政策失误。
最近,在日本各地,熊频繁出没于人类居住区,引发民众不安。据日本环境省统计,2023财年,日本共发生熊袭击人事件198起,219人受人身伤害,其中死亡6人,这三个数字在当时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25财年还没结束,遭熊袭击死亡的人数已达13人。
专家分析认为,熊大量出没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人口减少、气候变化和政策失误。由于人口减少且居住分散,加上弃耕土地增加,森林与人类居住区之间界线逐渐模糊,使得熊更频繁地出没于人类居住区觅食。此外,在山下的村落里,由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需要的人力减少,无人看管的农地给熊创造了容易入侵的环境。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熊频繁出没于人类居住区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山果歉收、食物不够,而是因为日本目前熊太多了。兵库县立大学教授横山真弓参与兵库县防熊工作超过20年,他说,山果歉收导致熊食物短缺只在秋季,但现在熊4月份开始就频繁出没了。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数据显示,最近5年,每年4月就有几百起熊出没事件,今年4月份达到775起,5月份近2500起,6月份超过4000起。
目前,日本政府修订《鸟兽保护管理法》,新设相关制度,即当熊侵入人类日常生活圈或很可能侵入且用枪以外的方法很难捕获或来不及时,允许根据地方政府长官的判断开枪猎熊。然而,长期从事熊的生态和生理研究的北海道大学教授坪田敏男对当地媒体说,几乎所有的人身伤害都是偶发的,很多情况下是人太过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无意中与熊靠近,受惊的熊会条件反射地攻击人。因此,进入熊的栖息地时随身携带铃铛或收音机等非常重要,远远地让熊知道有人的话,一般熊会躲避。
综上所述,日本「熊出没」事件频发背后的隐忧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减少、气候变化、政策失误等因素。日本政府和民众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止熊出没事件的发生,并保护人类与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