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为民企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北京民营市场主体超过200万户,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的GDP。金融“活水”的支持和股权融资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至关重要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民营经济成为众多嘉宾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骏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7.6%。同时,北京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超过200万户,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了三分之一,税收占比也超过了三成,并创造了超四成的技术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在A股上市公司中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中的占比约为80%,新三板公司中的占比更是高达90%。此外,民营企业贷款投放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的崛起、智能驾驶以及AI领域的创新技术,都与资本市场的活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整体金融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与会嘉宾强调,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意味着需要满足民营企业不同阶段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尤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解决他们面临的融资难题至关重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有必要通过股权融资,包括早期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创投方式,帮助民营经济度过创业的“死亡之谷”,包容他们的失败,从而更好地激励创新,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创新性的民营企业。
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金融“活水”将继续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精准滴灌的金融支持,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崛起,并对整个经济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仅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