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专家称“过期药只是药效差”论断为伪科学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3日 02:03(上海时间)
点赞 0
专家称“过期药只是药效差”论断为伪科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澄清了关于过期药的误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药师张海英强调,过期药不仅可能失去疗效,还存在安全隐患。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有人提出了“过期药只是药效差,没变质就能吃”的疑问。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药师张海英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张海英指出,过期药不建议服用。首先,过期药会出现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例如抗生素过期后,不仅无法有效杀灭细菌,导致病情延误,还可能会产生耐药。这意味着,即使是看似无害的过期药,也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药物过期会发生“化学变质”,即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比如阿司匹林过期后会分解出“水杨酸”,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出血。这一方面凸显了过期药的危险性,也提醒人们在使用任何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效期和使用说明。

另外,张海英特别强调,即使外观没变化,但有可能会滋生细菌发生变质,引发安全隐患。比如过期的眼药水滋生细菌后可能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等。这一系列潜在风险,让“过期药只是药效差”的说法显得过于简单和误导。

针对如何处理过期药,张海英建议,可按“破坏药物+密封丢弃”的原则处理。例如,将药物如片或胶囊从原包装取出,捣碎后用纸包好,放入密封袋后,丢弃到“有害垃圾桶”。这一系列步骤,可以确保过期药不被误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在日常用药问题上,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退烧药每次只吃一种,不能随意更换;慢性病患者用药必须遵医嘱,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用药需遵循个体化,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听从非专业人员的意见。这一系列建议,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安全地使用药物,还强调了专业医疗指导的重要性。

最后,对于家庭常备药物的储存和管理,有五点建议。首先是储存条件,必须按说明书要求储存;其次是湿度管理,保持相对湿度35%~75%,避免潮湿环境,如厨房、卫生间;第三是分类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急救药品单独存放;第四是有效期管理,3—6个月检查一次药品有效期,过期或变质药品及时处理;最后是安全管理,家里有小朋友的,需要药箱加锁或置于高处,避免儿童误服。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家庭更好地管理药物,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和张海英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过期药只是药效差”这种观念是有害的,并且使用过期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药物,遵循专业建议,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