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专项打击“货不对板”外卖:利用AI造假成新型违法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日 21:06(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外卖平台对商家管理规范的加严,部分商家通过AI生成图片虚构门店场景来误导消费者,这种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
近期,多家外卖平台成立了专项小组或治理团队,以更严格的商家管理规范应对“货不对板”的问题。但消费者仍然有疑虑,而这种线上线下两副面孔的外卖经营商家又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根据法律人士的分析,部分商家利用AI生成图片虚构门店场景,误导消费者的做法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专家表示,当前的电子商务法已经对相关问题有所规定和约束,但实际执法中还存在许多挑战。首先,AI生成图片的技术日渐成熟,使得真假难辨;其次,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外卖平台和商家的监督力度,以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
为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平台和商家行为的实时监控。同时,消费者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平台。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快推进相关立法的完善,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只有通过综合性的监管和技术手段,才能有效打击“货不对板”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在此背景下,外卖平台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商家教育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货不对板”的发生率,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总之,“货不对板”外卖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大家的合力,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电子商务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