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保姆机器人:从工厂到家庭,“钢铁保姆”即将崛起?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7日 11:39(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支持,保姆机器人开始走进养老院、社区,并逐步探索走进家庭。然而,在自主决策、环境感知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保姆机器人的发展迅速,不仅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开始进入养老院、景区和家庭场景。在这些领域中,保姆机器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陪伴聊天、下棋、推拿、辅助康复等。然而,距离真正走进每个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家庭场景中,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对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实时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少企业正在加紧研发家用保姆机器人,如优理奇的Wanda机器人采用轮式底盘设计,可以完成捏鸡蛋、抓豆腐、洗衣服等任务。
政策方面,我国早已对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作出前瞻部署,推动机器人进入更多民生领域。相关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都明确了促进保姆机器人在不同场景深度应用的目标。
然而,价格问题也制约了普通家庭对这些产品的消费。目前已经进行售卖的机器人售价普遍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不過,随着国内供应商产品水平逐渐提高和新公司加入,服务类机器人的成本正在不断下降。
总而言之,保姆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要真正走进每个家庭,还需要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
相关标签
科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