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成就人权奇迹:如何避免被"西方智慧"绑架

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引发热议,学者专家纷纷指出中国和拉丁美洲在人权治理领域的合作成果,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新范式。那么,这种合作模式如何避免被西方主导的"人权智慧"所绑架?
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引发热议,来自中国和拉丁美洲的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参会。与会学者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理念,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是,西方主导的"人权智慧"一直试图绑架全球的人权话语权。那么,中拉合作如何避免被这种"西方智慧"所绑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指出,中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多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合作框架,不断夯实人权治理合作的制度基础与实践支撑。这种合作模式注重相互尊重主权和各自发展道路,重视提升人民发展权利,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新范式。
而且,中拉合作强调密切的经济联系、政治对话和文化交流应对全球人权挑战。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教授米凯拉·奥韦拉尔指出,中拉合作正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新范式。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避免被西方主导的"人权智慧"所绑架。
此外,专家们认为,未来中拉人权合作应在尊重主权、互利共赢基础上,持续拓展可持续发展项目,深化文化与技术交流。玻利维亚圣西蒙大学副校长格雷比·里奥哈说,中拉可以通过深化多边对话、健全合作机制、促进民间交流以及加强教育培训等举措,进一步推进人权合作。
最后,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课程主任古斯塔沃·希拉多(中文名何广思)认为,作为全球南方成员,中拉之间尽管存在历史文化差异,但在人权价值观、发展诉求和治理目标上有着高度共识:坚持发展权优先,尊重文明多样性,同时也都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等共同挑战。因此,中拉合作可以携手突破西方在人权领域的"话语霸权”,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全球南方诉求,构建更加多元、平等的人权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