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黑科技为丰收保驾护航,未来农业走向智能化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9日 12:39(上海时间)
点赞 0
黑科技为丰收保驾护航,未来农业走向智能化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各类智慧农业装备集中亮相。这些“黑科技”如何为丰收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探索未来的农业智能化之路。

最近几天,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相当热闹,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也就是农高会正在举行。近50个国家1800余家企业带来了一大批智慧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前沿科技成果,可谓是“吸睛”又“圈粉”。本届农高会上,都有哪些智慧农业装备集中亮相?它们有何新本领?

科技如何让农业更酷、更聪明?新型农业机器人长啥样?有哪些新本领?未来农田里,“老把式”的经验固然宝贵,但科技正在驱动农业走向智能化。本届农高会上,各种农业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新的农业机器人长啥样,拥有哪些新本领?在杨凌农高会,动动手指就可以让一个大型通用机器人动起来,自主作业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最新最尖端的农业机器人汇集在农高会同台竞技。

还有,更有趣的名字叫“酷牛”的机器人,有多酷?高精度机械臂、柔性机械手精准如手术师,采摘水果破损率可低至0.3%,每千个仅失手3个。AI算法能让它准确判断番茄、草莓的成熟度,只摘熟的,不伤生的。在“十五五”,我们机器人要更进一步,AI算法解决效率问题。识别杂草、识别作物,精准度也会更高。

今年的杨凌农高会不光是“秀科技”,更是实打实地帮农民解决头疼事儿。农时金贵,农业受天气和气候影响,必须按季节和农时安排才能有好收成。抢抓农时,“黑科技”如何为丰收保驾护航?在今年农民抢收过程中,农用无人机、物流无人机手拉手协作,把农民的粮食尽可能抢收回来。

农业发展离不开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本届杨凌农高会上还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是如何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转型的?围绕粮食安全、稳产保供、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杨凌农高会期间,中国农科院、各大院校和科技企业等一口气亮出100多项新技术,还专门在地头面向农民和种植户展开“田间路演”。

新科技正在加速落地生根:比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旱作农业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重点在陕西、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的生态脆弱区推广实施,集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超四成;高标准农田里,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绿色“保粮”,传统农业还迎来了更多“新面孔”。通过现代农业装备、智慧决策系统等集成科技应用,再造一个“陕西粮仓”,是未来十年的新目标。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