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新趋势:从外出打工到家门口创业

国家持续拓宽农民工群体就业渠道,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次。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少老乡在'家门口'也能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过去,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是农民工群体的主要就业方式。然而,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和支持,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据悉,2025年以来,国家通过订单式培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能力,使得全国已形成2300多个劳务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次,还推动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南粤家政、甘肃兰州拉面师等知名劳务品牌,更是带动创业就业超过百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服务消费趋向细分化、专业化,服务业的用工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5年,养老服务业态多样、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拓展出新的就业空间。尤其是护工、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增速分别为36.1%、25.7%,家政服务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3.3%。
此外,现代服务业中,宠物服务行业三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3.7%。其中,宠物医生、宠物美容岗位增速尤为突出,分别达128.2%、67.3%。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也带动了维修、改装、配件等衍生服务需求扩张。
面对这些新的就业趋势和机会,农民工们也在积极适应和调整。29岁的周玲玲,在四川达州万源市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每天午休铃一响,她就攥着工牌往家赶。这不仅让她能照顾家庭,也让她找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建设了腊肉、天麻等农特产品加工坊,让村民们通过培训后便可进厂工作。万源市还把一些旧厂房改造成就业工坊,帮助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业。
截至目前,成功吸纳4万余人实现就近就业。这些举措不仅让农民工找到工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国家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和就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家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