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I研学的未来:如何规范发展引领行业新潮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AI研学成为了研学市场的“新宠”。然而,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专门的指导规范、加强对研学机构的管理和督导,以及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在近期的教育热点中,AI研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学生们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操控机器人完成任务,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精准分类……这些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科技企业中上演。
然而,随着AI研学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某社交媒体上,一位家长发文“吐槽”:两个孩子每人花了300元参加一天的研学活动,却基本没得到任何专业的讲解和指导。这让人们开始思考:AI研学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专家钟柏昌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研学活动指导规范或指南。这是AI研学规范发展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好研学机构的管理和督导。林道勇则表示,要引导AI研学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通过学生问卷、成果展示、跟踪回访等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将评估结果与机构资质挂钩。
在构建AI研学的多元评价机制方面,林道勇认为可以利用AI技术构建AI研学效果评估体系,从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提升、兴趣培养等多维度设计评估指标。同时,教育系统也需积极构建优质的AI研学体系,深化其教育价值。
内容设计是研学项目的核心。深圳市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表示,要结合不同学段特点,构建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杜晓敏则认为,AI研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充分统筹考虑人工智能知识、技术以及伦理,进行系统设计,最好考虑跨学科、跨领域,由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和学科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
总之,AI研学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规范和创新。通过政府的指导、机构的自律和教育系统的支持,相信AI研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引领行业新潮,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