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食堂阿姨登台演讲:让“好好吃饭”成为教育的新课题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4日 19:34(上海时间)
点赞 0
食堂阿姨登台演讲:让“好好吃饭”成为教育的新课题

最近,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一名食堂工作人员刘晓梅的演讲引发了广泛关注。她的简单叮嘱“好好吃饭”,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价值观念,强调了关爱和责任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在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一位特殊的嘉宾登上了演讲台,她不是一位著名学者,也不是一位成功企业家,而是一名食堂工作人员——刘晓梅。

刘晓梅的演讲内容简单却温暖,她回忆了自己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从新生时期的青涩懵懂到深夜为考研学生加菜时他们疲惫但坚定的目光。这些看似平凡的交流互动,却无声传递着校园的温度。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食堂阿姨登上演讲台的这一幕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展现了教育的更多内涵: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滋养、人格的塑造和生命的关怀。当食堂阿姨从热气腾腾的“灶台”走上毕业典礼的“讲台”,那些温暖而质朴的话语,正是充满烟火的育人课。

“好好吃饭”的絮语,蕴含着珍爱生活、关注健康的人生智慧;“我再努力一下,做得更好一些,你们就能更开心一点”的自白,诉说着爱岗敬业的赤诚精神;“无论走到哪,无论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的嘱托,则饱含着对成长的期许,是跨越年龄与身份的人生箴言。这份真诚纯粹的关爱直抵心扉,于无声处滋养灵魂。

教育的价值,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奔赴。从食堂阿姨被请上演讲台,到校卫队队员、宿管员、维修师傅等“校园守护者”频频出场……如今,在高校毕业典礼的聚光灯下,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声音被倾听、身影被聚焦。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注脚,彰显着一个社会的人文温度,同时,它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示范。

真正的教育,理应是一场关于“爱”的完整循环: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自己被关爱,更要引导其学会爱人、乐于施爱。在毕业之际,将构筑校园温暖底色的“幕后英雄”请到台前,接受学生们由衷的致谢与敬意,其深意正在于唤醒学生们对平凡价值的深刻体认、对身边默默付出者的感恩之心,从而点燃他们心中对他人、对世界的温柔善意。

教育是植根于善的。对于学生们来说,知识能铺就成功的阶梯,善良能搭建幸福的基石。一个在充满关怀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更可能成为自信、温暖的人。让学生们在关怀中感知善意、在被守护中领悟责任,才能帮助他们更好成长为善意的传递者与播种人。就此而言,教育的未来,需要更好兼顾成绩与成长、知识与生活,真正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让成长成为一场学会担当、学会关爱的美好旅程。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