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关键词:警惕"刷流水"骗局

近期,诈骗分子频繁使用“刷流水”骗局,针对有贷款需求的人群。通过伪装成银行或网贷平台的客服,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并让其“刷流水”,最终将涉诈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专家提醒,banks流水并非必须条件,应保持高度警惕,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贷款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办理贷款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刷流水”骗局,欺诈受害人。那么,什么是“刷流水”?
“刷流水”是指通过人为制造虚假的资金流动记录,以增加账户的交易流水,通常用于提升信用评级或满足贷款审批要求的行为。这种骗局的特点是精准锁定有贷款需求的人,伪装身份,抛出诱惑。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会伪装成银行或者网贷平台的客服,以“无抵押”、“零成本”、“高额补助”等诱惑性语言吸引受害人上钩,获取信息,提高流水。之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再以流水不足为由引诱受害人“刷流水”。
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规定,银行贷款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借款人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借款用途、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银行流水是判断借款人有稳定收入和良好还款能力的直接证据,也是银行评估风险,决定是否放贷的重要依据。
那么,如何避免被骗呢?警方提示:1. 警惕“免费福利”陷阱,面对来路不明的免费资金或优惠活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无偿扶贫款”、“担保贷款服务”等话术。2. 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卡是当下诈骗犯罪的关键要素,切不可随意出售、出借、出租个人“两卡”和身份信息,警惕填写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3. 警惕低价陷阱,提高法律意识,当下各类型诈骗多是深谙人们“贪小便宜”和“发大财”的心理,只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就不会落入诈骗陷阱。
总之,大家在办理贷款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记住,“刷流水”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无法收到承诺的“贷款”额度,还会导致银行卡被冻结,甚至涉嫌犯罪,使自己深陷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