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孩子们的未来在哪里?

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精神疾病,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青少年群体,老年人也可能受到影响。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成瘾行为呢?
随着手机游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成人都深陷其中,不少家长和患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侯正华指出,游戏成瘾也叫“游戏障碍”,它不是简单的“自制力差”,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行为障碍。
根据专家的说法,热衷游戏不等于游戏成瘾,二者有本质区别。游戏成瘾者会完全沉浸在游戏世界里,主动放弃其他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在临床中,家长带孩子就诊时,通常不会直接说“孩子游戏成瘾”,更多是因为孩子沉迷游戏后出现厌学、情绪波动大,甚至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将“游戏障碍”正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尽管如此,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规范,医生通常更关注“游戏成瘾”后出现的情绪障碍症状。
侯正华解释道,长期成瘾行为会对青少年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但这种影响通常不会直接损害智力,主要表现为情绪控制能力下降,使人更容易发脾气、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其次,成瘾行为还会导致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可能干扰记忆力。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成瘾行为呢?侯正华表示,“对于成瘾行为,预防才是关键。”预防的核心在于“早期控制”,从小就要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需要医生、护士与家长共同协作,在帮助患者调整好情绪后,通过适当控制其手机使用时间,同时引导患者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逐步减少手机使用时长,最终帮助患者摆脱成瘾行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孩子们的娱乐和教育呢?是否应该加强对电子产品使用的监管和限制?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老年人群体中的手机成瘾问题,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这种成瘾行为,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游戏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行为障碍,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通过预防、教育和治疗,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和成人们摆脱成瘾行为,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