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我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为AI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5日 03:35(上海时间)
点赞 0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增加促进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内容。政府将如何在监管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近日,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这一草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根据草案二审稿,国家将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政府此举被认为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肯定。然而,在推动创新同时,监管安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草案二审稿也加大了对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销售或者提供网络关键设备、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行为,将提高罚款标准,并可能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这样的措施无疑将促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护用户权益。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草案二审稿也进一步做好与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衔接。这意味着未来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将更加完善和细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平衡个人隐私权和公共安全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的出台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但也有一些挑战需要面对。首先是如何确保监管的有效性,而不扼杀创新精神。其次,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之间的边界该如何划定?最后,国际合作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作用如何发挥?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讨论和妥善解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律的完善,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然而,这也要求我们对相关的伦理、安全和监管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