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揭秘阅兵装备背后的「硬核」科技:如何推动产业创新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5日 18:04(上海时间)
点赞 0
揭秘阅兵装备背后的「硬核」科技:如何推动产业创新

近期的阅兵展示了我国先进的军工技术,然而这些技术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也在民用和商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我们将揭示这些「硬核」科技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产业创新

最近的阅兵活动让全球关注,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舰载激光武器等装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先进技术不仅在军事领域有所应用,也正在推动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稀土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支撑激光装备迭代的国家。这种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使得我国在相关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表示,「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它不能用于实战,而且很多国家研发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就是技术上支撑不了大功率的使用」。正是因为我国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产业链,才能够突破这些技术瓶颈。

除了军事领域的应用外,这些「硬核」科技也在民用和商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耐高温涂层技术已经运用在新能源电池的续航提升当中,而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则被用于飞行汽车的研发。此外,雷达模块技术也是我国5G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军民融合」战略正在加速实施,市场自驱力动能强劲。据财经评论员包冉表示,2015年是重要节点,当时,「军民融合发展」被提升到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这为相关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这种战略引领下,不仅传统军工业的产业企业,还有大量的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也积极地参与到军事国防装备的研发、制造、交付等各方面。这些加入进来的企业,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们首先要在市场上生存,这使得它们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为军方客户交付出合格的产品。

总之,近期阅兵展示的「硬核」科技不仅展现了我国的军事实力,也揭示了这些技术在民用和商业领域的深远影响。通过持续的创新和 「军民融合」的战略实施,我国有望在更多领域推动产业发展,释放新增长「引擎」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