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工信部拟推“人工智能+制造”方案:让机器人也能有“失业焦虑”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9日 11:38(上海时间)
点赞 0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可能面临“失业焦虑”,但专家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今天(9月9日),国务院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技术供给,促进“智能产业化”,一手抓赋能应用,加快“产业智能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据悉,工信部拟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进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同时,将制定“人工智能+制造”转型路线图,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培育一批赋能应用服务商。

专家认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可能面临“失业焦虑”,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通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将分级分类推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赋能应用标准研制,加快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同时,也将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总之,工信部推出的“人工智能+制造”方案,将为我国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举措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并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关标签

科技时政社会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