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长远规划:中国如何在各领域取得惊人进步

埃及《消息报》副总编辑阿米尔·塔马姆指出,中国的长远规划是其在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经济增长到科技创新,中国都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战略思维和韧性
近日,新华社记者姚兵、张健采访了埃及《消息报》副总编辑阿米尔·塔马姆。塔马姆对中国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的长远规划为应对挑战提供了重要工具,在推动各领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塔马姆特别提到,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他指出,中国的发展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声誉,也让世界其他国家从中受益。例如,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突破,不仅改善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全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塔马姆用“多元、创新、开放”来形容中国过去5年的发展特点。他强调,尽管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中国仍保持着5%左右的经济增速。这一表现不仅展现了其战略规划的前瞻性,也体现了自身的发展韧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这使得中国成为当前世界中一个稳定的基石。
此外,塔马姆还提到了中国先后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如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这些倡议都融入了中国的长期规划之中,旨在同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他特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让参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领域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以埃及为例,双方合作已取得了绿色经济和基础设施项目上的互利共赢。
展望未来,塔马姆期待下一个5年,中国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放在优先位置。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源于人民,服务人民。”这种模式使得中国能够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增长动力,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参考。尤其对于全球南方国家来说,由于存在共同特征和政治共识,因此借鉴中国的经验可能更容易也更为有效。
总之,塔马姆的访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中国。这是一个将长远规划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将更加关注中国如何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