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专家称“海底植树造林”或成未来海洋生态保护新趋势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30日 16:04(上海时间)
点赞 0
专家称“海底植树造林”或成未来海洋生态保护新趋势

近期,三沙市推出“海底植树造林”项目,以恢复海洋生机。该项目通过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珊瑚种植示范区,旨在守护南海的蔚蓝家园。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包括珊瑚覆盖率提升和多种珍稀物种回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礁白化死亡现象频发。为应对这一挑战,三沙市于2023年启动了珊瑚礁修复项目。该项目由工程师李育培等技术人员主导,包括两个主要阶段:首先,在可控环境下进行珊瑚断枝的科学培育;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生命力旺盛时,再移植到预先选定的适宜海域进行底播定植。

目前,项目已成功培育珊瑚幼苗14.3万株,在修复区种植了10万株珊瑚,并建成西沙群岛规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珊瑚种植示范区。李育培表示:“除了珊瑚覆盖率提升外,之前难得一见的海龟、唐冠螺、砗磲贝和大型鱼类都回来了。”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海底植树造林”的潜力,也为南海的海底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该项目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关专家强调,未来应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投入,不断开发和实施新技术、新方法,以更好地守护南海的蔚蓝家园。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一伟大的事业,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美丽的海洋世界。

随着“海底植树造林”的探索和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其在未来海洋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决全球面临的海洋退化问题。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人类对海洋的责任感,也代表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挑战。在这方面,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