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让河流也能感受到幸福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日 09:07(上海时间)
点赞 0

水利部发布了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河湖保护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近日,由水利部制定的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继《幸福指数》之后又一项颠覆性创新。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河湖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让河流本身感受到幸福。
标准聚焦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中小河流,占全国河流总数的90%以上。它把“幸福”从抽象感受变成可量化、可落地的具体指标,涵盖安澜、健康、美丽、文化、发展的5项一级指标体系,并细化为防洪达标率、排涝达标率等14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将成为各地开展河湖保护治理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支持地方实施了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这说明,我国的河湖保护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有专家指出,这些标准和指标是否能够真正反映河流的“幸福”,还有待商榷。毕竟,河流的“幸福”不能仅仅通过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在实施这些标准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能过于依赖数字化指标,而忽略了河流的内在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总之,我国首部幸福河湖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河湖保护治理的新时代。但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数字化指标的陷阱,真正做到以人为本、River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