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如何成为了 "竖店"?

随着微短剧产业的发展,郑州已跻身短剧这一新赛道,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继横店之后的另一影视发展重地 —— "竖店"。在全国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通过播出的 "竖屏" 短剧行业中,郑州已跑赢横店,位居全国第二,成为集内容策划、拍摄、制作于一体的重要集聚地。
近年来,微短剧产业逐渐火热,一批短剧基地快速崛起,在河南郑州形成了一股 "逐戏而居" 的 "迁徙潮"。7月17日, "光影驻古寨 · 短剧新郑州 —— 樱桃沟长安古寨影视短剧拍摄基地启幕仪式" 在河南郑州二七区举行。当天,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影视传媒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同时揭牌。
历史古都、交通枢纽、基地众多、人员密集…… 众多标签下,河南郑州正跻身短剧这一新赛道,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继横店之后的另一影视发展重地 —— "竖店"。事实上,在全国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通过播出的 "竖屏" 短剧行业中,郑州已跑赢横店,位居全国第二,成为集内容策划、拍摄、制作于一体的重要集聚地。
外景资源 "一键调用" 新基地不断增加,老基地也没闲着,导演的指令声、摄像机的运转声、场务的调度声此起彼伏。7月中旬,郑州航空港区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内人声鼎沸。这里日均接待8到9个剧组,预约档期已排至10天后。 "今年郑州场地面积、演员数量翻倍增长,可还是跟不上剧组的井喷需求." 正在基地拍摄短剧的制片人周春序表示,今年以来,各个剧组 "抢场地、抢人手" 已成常态。
2024年10月,郑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以真金白银的补贴、快速办结的备案,同时设立产业基金、建设拍摄基地,并推动 "短剧 + 文旅" 融合项目进一步支持郑州微短剧企业发展,争取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最具影响力的中国 "微短剧创作之都"。
然而,速度与暴利的另一面是内容同质化、制作粗糙的争议。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长孙玉萍认为,微短剧产业发展,要立足历史与现实题材,推动文化IP的现代化表达,以内涵提升品质,同时融合云技术、AI工具,开发低成本制作方案,拓展艺术表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