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全国城市面子工程进入2.0时代:从“有面子”到“有里子”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9日 12:14(上海时间)
点赞 0
全国城市面子工程进入2.0时代:从“有面子”到“有里子”

随着《行动方案》的发布,中国的城市建设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从仅仅注重“面子工程”转向关注“里子”的实质性发展。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城市不仅要看起来漂亮,还要拥有强大的内在韧性和智慧。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建设的重点从单纯的外在美化转向内在质量和安全的提升。

据悉,这个行动方案主要分为九大类、32项具体任务,旨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合,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发展。到2027年年底前,相关重点任务预计将取得明显进展,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做法。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吴璟表示,此次行动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可落地性和系统化。通过对各部门举措的细化和任务的拆解,使得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韧性城市改造的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城市不仅要拥有美丽的外表,还需要一个强大的、能够快速应对各种挑战的内在系统。

此外,这个方案还特别提到了“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这种重视体现了从关注城市的“面子”到关注其“里子”的转变。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新阶段,也是对市民生活质量和安全的进一步保障。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之前积累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许多建筑物进入了“中老年”服役期,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年久失修、功能退化的问题。这使得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各领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作业有望打破现有的壁垒。尤其是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联动等关键环节,借助先进技术将大大增强城市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到,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这不仅能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智慧停车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

总之,随着《行动方案》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建设即将迈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不仅要关注城市的外在美观,还要注重其内在的实质性发展。这对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韧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具备“里子”的城市建设成果的呈现。

相关标签

社会环境科技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