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中老铁路货运突破7000万吨:数字解读背后的经济奇迹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9日 15:45(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累计运输货物量已突破700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量达到1600万吨。今年以来,货物运输量和跨境货物量均呈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奇迹?
中老铁路开通近四年来,逐步替代公路成为沿线主导运输方式。据统计,有50%的货流由公路转向铁路。这一转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万象至昆明之间的陆路运输价格下降40%至50%,昆明经老挝至泰国的货运成本降低了30%至50%,同时,老挝国内物流成本也降低了20%至40%。
铁路部门大力升级冷藏集装箱设备,开发出全新的铁路冷链装备,为榴莲等运输创造了更优的保鲜环境,有效降低了货物损耗。这一系列的数字和政策背后,是中老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提供高效、廉价的运输服务,中老铁路已经成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
截至目前,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2560列,运输进出口货物超100万吨。跨境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化肥、橡胶等10余种扩展至目前的化工、鲜活、纺织、电气、矿石、农副等3700余种。这一系列的数字,充分体现了中老铁路在促进区域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需要思考,这一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老铁路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