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特约评论

候鸟群聚见证环境改善:重庆、陕西和江苏的绿色发展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6日 22:35(上海时间)
点赞 0
候鸟群聚见证环境改善:重庆、陕西和江苏的绿色发展

近年来,重庆、陕西和江苏等地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改善,成功吸引了大批候鸟在此繁衍栖息。这些地区通过边坡治理、覆土绿化、修复湿地等手段,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

随着夏季的到来,重庆海螺水泥厂区迎来了数千只鹭鸟在此繁衍栖息。在这个水泥厂的东侧,曾有一处约30亩的裸露矿山,当地通过边坡治理、覆土绿化等手段对这里进行了改造,并先后栽种了香樟、栾树等乔木1.2万株。这些努力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白鹭种群规模大幅增长。此外,夜鹭、池鹭等10余种野生鸟类也逐渐在此繁衍栖息,形成了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而在陕西安康的月河附近,20多只朱鹮结伴而来,时而在河边闲庭信步,时而在浅滩处低头觅食。这些朱鹮的出现和不远处的居民区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月河作为汉江的一级支流,常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力度不断加大,月河河畔及周边湿地有适宜的浅滩、河床,丰富的水生生物以及各类昆虫也为朱鹮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外,在江苏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曾经有着“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景象,如今这里“岸绿水美、鸟欢果香”,成为市民游客的好去处。这里每年都会迎来青头潜鸭、白鹭、凤头鸊鷉等多种候鸟,它们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在荷丛驻足,在湿地中欢乐游弋。100多年前,黄河改道让苏皖两省交界处的江苏丰县大沙河区域河水泛滥、土壤沙化、生态脆弱,但通过当地的不懈努力,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绿色乐园。

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环境。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一起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贡献力量。

相关标签

环境社会文化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