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揭秘 "十四五"期间大科学装置建设背后的黑科技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4日 04:45(上海时间)
点赞 0
揭秘 "十四五"期间大科学装置建设背后的黑科技

近期,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但这些进步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内部消息来源,仅 "十四五"期间,我国就建成了超过65个大科学装置,这些装置不仅可以用于基础研究,也将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如此快速的进展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大科学装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往往来自于 taxpayers 的口袋。同时,这些装置的运行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仍然在全速推进,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体系。在 "十四五"期间,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牵引,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不断产出。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目前已超过1150颗,并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新增采集、保藏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4100多种,在濒危物种保护、农作物改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尽管这些成果令人瞩目,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大科学装置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也需要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确保我们的科技进步能够惠及全民,而不是少数人。

相关标签

科技环境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