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今冬供暖新亮点

随着“煤改电”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北京市出台了煤改电优惠政策,以降低用能成本。同时,多个地热供暖项目集中投入运行,为居民提供了绿色智能和经济实惠的供暖解决方案。
近日,我国北方多地正式全面进入供暖季。为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北京市出台了煤改电优惠政策,对农村“煤改电”用户全年不执行阶梯电价,采暖季期间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每户居民在低谷时段用电量1万度内,政府每度电补贴0.2元,用户每度电只需要缴纳0.1元。
河北中南部地区11月15日正式进入供暖季,截至目前,河北省的煤改电用户已经超过180万户。国家电网河北电力调控中心主任王强介绍,今冬,河伯省降水较常年偏多两到三成,阶段性寒潮天气多发易发,预测最大负荷515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15%。
在天津市宁河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153.3万千瓦,当地2.3万电采暖用户已经用上了绿电。在每天下午6时至次日早晨4时的电采暖用电高峰期,可以实现绿电供应。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余电上网,居民还能获得一定收益降低采暖成本。
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调控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黄志刚介绍,天津地区新能源发电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天津市新能源装机已超过1400万千瓦,这些新能源发电可以就近利用,直接为电网“减压”。
2025年冬天,国内多个地热供暖项目集中投入运行。山东、陕西、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居民用上了来自地下2000多米的热能。地热开发的新技术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地下暖流”,地热供暖的最新趋势有哪些?使用成本怎么样?
在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居民王其安家里2025年用上了地热集中供暖。通过室内智能温控器设定温度后,系统即可自动调节热水流量,从而实现恒温供暖。王其安家所用的地热能来自地下2000多米,地下热水通过“取热不耗水+无压回灌”技术,进入能源站多级换热工艺流程后,水和热量被分开,热量被送进千家万户。而水则通过另一组管道进入回灌井返回地层,能耗降低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