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约评论
国家推出新就业模式:家门口的新岗位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6日 11:14(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国家持续拓宽农民工群体就业渠道,更多的人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通过订单式培训和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机会增加到了近6000万人次。
过去,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是农民工群体的主要就业方式,如今,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少老乡在家门口也能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国家扩大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就业规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推动劳务品牌从自发性向组织化转变。
今年29岁的周玲玲,在四川达州万源市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每天午休铃一响,她就攥着工牌往家赶。步行十分钟跨进家门,转身扎进厨房为家中老人做饭。在万源市,像周玲玲这样因为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大约有9.6万人。了解到他们的就业难题,当地结合本地农产品特色,挑选技术门槛低、能带动多人就业的产业,把企业引进乡镇,建设了腊肉、天麻等农特产品加工坊,村民们通过培训后便可进厂工作。
服务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随着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服务消费趋向细分化、专业化,服务业的用工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具体来说,哪些岗位最缺人呢?来看招聘平台的最新数据分析。今年,养老服务业态多样、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拓展出新的就业空间。数据显示,三季度,养老、看护行业职位数同比增速为29.2%,其中护工、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增速分别为36.1%、25.7%。
国家持续推动劳务品牌发展和服务业扩容,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更多的人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家庭和社会将会更加稳定和谐。
相关标签
财经科技